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内蒙古明安图观测基地项目成功案例
浏览量
项目背景
明安图观测基地地理坐标为:东经115°15′,北纬42°12′,海拔1365m。国家天文台承担的财政部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“新一代厘米-分米波射电日像仪”在明安图观测基地实施建设,2015年竣工并投入观测运行。另外,还有两台20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。总征地面积8.2425公顷(123.6375亩),分三个功能区,办公生活区3.0000公顷,观测区1.3625公顷,天线阵3.8775公顷。中国厘米-分米波射电日像仪是一个由百面天线组成的天线阵列,是具有高时间、高空间、高频率分辨率的新一代太阳专用射电望远镜,可以在厘米-分米波段通过综合孔径成像方法得出太阳图像,观测太阳活动的动力学性质,并期望在探测日冕大气方面取得原创性成果。
明安图观测基地的日像仪系统主要包括天馈子系统、模拟接收子系统、数字相关处理子系统和图像处理子系统等。通过观测太阳,对日面进行多层次观测,根据观测太阳活动的动力学性质,探测日冕大气,从而了解日冕大气的动力学过程。具体的科学目标包括:瞬变高能现象,日冕磁场,太阳大气结构,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的源区特性。
系统环境
五十三所涉密LINUX操作系统
日像仪应用系统
曙光涉密服务器
曙光涉密存储
长虹佳华物理磁带库
华为万兆交换机,锐捷万兆交换机
建设目标
天文台日像仪应用系统中,日像仪低频阵和高频阵收集天文生成数据成本高昂,需要进行数据保护把天文数据快速备份到1级存储介质即磁盘陈列存储中,同时为了今后天文数据的长期研究,需再把备份到1级存储介质上的数据,通过备份软件介质复制2级备份介质物理磁带库中,从而达到天文生产数据,多设备不同物理介质均含有多份完整的数据备份副本,及长期备份数据保留的目的。
产品优势
良好的平台兼容性。
简单方便的统一集中管理界面。
兼容万兆网络环境。
备份介质兼容磁盘阵列存储与物理磁带库。
支持备份数据模拟恢复验证功能。
支持D2D2T解决方案。
不同存储之间可以通过全备份,及恢复的方式达到数据迁移的目的。
支持逐级权限和角色管理。
可实现混合使用底层备份存储介质空间。
使用两套安腾普Tina产品,同时使用1级备份介质,2级备份介质,及LANFREE备份架构大幅度提高数据备份传输速度,缩小备份窗口。
具有专有备份存储格式,并支持介质加密,及传输加密,从三个层面确保天文备份数据的安全性。
整体构架
项目收益
安腾普Tina产品整体图形化简体中文界面,操作简单,便于维护管理,后期维护成本低。安腾普Tina产品实现了把天文数据快速备份到1级存储介质即磁盘陈列存储中,同时为了今后天文数据的长期研究,安腾普Tina产品也实现了再把备份到1级存储介质上的数据,通过备份软件VLSA介质复制功能复制到了2级备份介质物理磁带库中,从而达到天文生产数据,多设备不同物理介质均含有多份完整的数据备份副本,及长期备份数据保留的目的。